前些日子,去了趟文藻附近的誠品看了些書,設計這玩意兒真不簡單,或許對自己來說是個未知的領域而有感而發。往返的途中因為肚子餓的關係找了間小吃店點了些小吃處理掉了晚餐。
我點了一道炒飯跟幾樣燙青菜,其實還是比較習慣台北的口味。在等待餐點來臨的時間不知不覺又開始沉思了起來,設計這東西看來簡單似乎只需創意,的確創意是首要,困難的在於如何實現。我真的想走這條路嗎?老實說我看似確信但其實還有些模糊呢,想著想著眼神也不知飄往哪裡,看到了矮矮胖胖的老闆正在炒著我的炒飯。黝黑的皮膚加上那灰白的平頭,看似五六十歲的男人,在裡面整理上一桌客人遺留的碗盤的那應該是他的牽手。看看其他座位,恩...掛著斗大的高朋滿座匾額,店內狀況卻似乎與那匾額形成了強烈的對比,也對...畢竟這邊是楠梓與燕巢的交界,往來大多為上班或下班回家的人們,自然不會在此處多作停留。
看著那夫妻倆的背影我不禁開始想起,他們為何會在此開間小吃店?當初是抱持著什麼心情開設的?後來又經歷過什麼事情呢?
我漸漸去思考他們當初的思維,或許夫妻倆都對烹飪都有興趣所以開間小吃店想讓大家也嘗試他們的手藝,也可能無特別一技之長只好開間小店以維持生計。開了店之後的憧憬呢?維持現狀有錢賺就好抑或是有企圖在擴展規模?想著想著我出神了,連我的炒飯跟小菜都來了都沒發現還是老闆停醒了我飯菜在不吃要涼了。
品嘗老闆的手藝,的確我還是習慣北部的口味,獨自一人吃飯的確有些無聊但很助思考。漸漸的我又開始邊吃邊想起事情來,每個人在決定某一條路之前是否會給自己一個願景呢?那是否是量力而為或者又是弘圖壯志而努力去實現夢想中的藍圖?想到這我不知不覺就給老闆預設了個立場『唉...當初的夢想到頭來是一場空,罷了。至少還能混口飯吃...』。可能嗎?也許真是這樣說不定,我想起了遠在台北的母親,她曾跟我說過她的夢想:
以前高中畢業,我一直對女工很有興趣,可因為我是學商的所以家裡人還蠻反對,我也是一直努力去學,我喜歡把一塊布作成衣服從無到有的那種成就感,也期許往後能自己能夠設計衣服真的去作一個品牌之類的,不求規模大只求有。可是家裡的支持卻少的可以所以我也只是在人家工廠裡打工當的小工人車車衣服,可是直到遇到了你父親,他跟我說了他的理想跟抱負,我又重新燃起了心中的那股沉寂已久的夢想而也與他攜手步入了紅毯。一開始當然辛苦,我還是在工廠當工人,你父親也在學技術,過些時日後我與他討論過後認為可以嘗試看看了,透過友人的關係搭上了三商百貨的線,我們開始出品衣服託三商賣。的確,起初狀況不錯但是時好時壞,無法供應我們剛起步的事業只好退而其次,我們轉而作代工。但你父親也看準了代工得靠品質打名聲,也因為你父親要作人上人,所以我們一路的努力到今天,我們的確成為了藍領階級的領導階層,我們工廠的名聲在業界也因你父親的努力也小有名氣。但是...說到頭來我們始終還是藍領,我的夢想依舊只能是個夢想。
說到最後母親有些失落,她曾與我討論過創品牌的事情在藉由網路拍賣去作銷路,的確這是個很可行的辦法,一來成本低二來風險小,也因為藉由網路創業而聲名大噪的例子層出不窮,所以母親又開始燃起了希望。但因當時父親認為那是個未知數而當季工作量大而作罷。私底下母親也向我抱怨過,父親已失去當初的夢想了...已經少了一份熱血,人老了連夢都沒了...
其實我想...怪不得誰,父親他也只是因為年齡的關係畢竟事業小有成就,雖談不上富裕但自給自足無虞。或許真的因為年齡的關係吧,認為這樣其實就夠了...
記得看過某部電影主角在終老時在湖邊沉思,他的傭人因晚餐時間到而前來提醒他吃飯
主角問了他的傭人一個問題:『你知道人這麼辛苦的打拼一輩子,為的是什麼嗎?』
傭人搖搖頭道:『不知道。』
主角笑笑道:『就是為了吃飯!』
雖然人事物不同,但是否父親也認為這樣夠了,至少能混口飯吃?只是母親依然不放棄...在父親過世之後母親也曾再次提起過類似的想法,或許是時間點又不同,我希望他先安定現下而又再次潑他冷水...母親是個很不服輸的人,我想她也是在畏懼什麼,她怕在過些日子她也失去了夢...失去了當時的熱血。
某位領導人士曾說過:『人因夢想而偉大!』,雖然我不認同他的人格但他這句話確實有理,人是為了夢想而奮鬥,近而激勵自己的上進心...等等,這樣的人生才不會因年老而後悔什麼。但說到這我突然想到一件事情,沒夢想的人或者是人生...那是什麼?突然覺得好恐怖...
我唸設計對自己的期許是,未來一定要有個品牌,至少得有個個人工作室,因為我不喜歡被拘束所以我要自己選擇工作方式。當然不見得一定要從事這條路才有可能實現,但至少這是一個期許也是一個興趣、志向...或者說一個夢?
距離20歲生日已不到一個禮拜了,一直對自己說要該定立些什麼了,但是一直很難有個明確的目標。我想...先把現下的事情處理好吧!?
看到這邊的你/妳,是否有個夢?是否對自己有個期許?如果有,讓我們共勉之。
-End-